恒温槽校准前准备
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主标准器:选用一等或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0.05℃,扩展不确定度优于被校恒温槽的1/3。
2.多点测温装置:配备多通道高精度测温仪及至少9支均匀分布的测温探头,用于检测恒温槽工作区域温度均匀性和波动度。
3.辅助工具:专业支架、隔热手套、高稳定性电源,校准前标准器需在恒温槽旁静置1小时以上。
2. 环境条件
1.实验室温度稳定在(23±3)℃,相对湿度≤65%,远离热源、振动源及强电磁干扰设备。
2.恒温槽放置于水平稳固台面,四周预留≥50cm散热空间,接地电阻≤4Ω,电源线无破损或接触不良。
3.校准前恒温槽需提前4小时开机预热至常用温度点,消除内部热惯性影响。
3. 被校仪器检查
1.外观与硬件:槽体无泄漏、腐蚀,加热/制冷模块运行无异常噪音,搅拌装置转速平稳(波动≤±5%),液位符合要求。
2.控温性能预检:设定温度100℃时,波动度≤±0.1℃/10min,均匀性≤±0.2℃(按JJF 1030要求布点测试)。
3.安全功能验证:测试超温报警、低液位保护、断电自恢复功能正常。
4.软件校准准备:禁用PID自整定功能,锁定温度控制参数,删除历史校准数据避免干扰。 英菲热工,享誉全球!上海温度开关热工计量

校准前准备
- 设备准备:标准器采用铂电阻温度计或辐射温度计,准备满足校准规范的辐射源,如高精度的黑体辐射源。
- 环境条件:校准时的温度应为 23℃±5℃,相对湿度应不大于 85%(无结露),外界无较大干扰源。
- 人员要求:校准人员应熟悉校准规程和待测设备的性能参数,会规范使用设备,比较好是通过培训或有同种校准经验的人员。
校准流程
- 外观检查:检查待校准热像仪外观是否洁净,有无形变、破损,数字显示是否清晰,各部件是否齐全、连接是否紧固,设备的名称、型号、性能参数、使用说明等资料是否齐全。
- 基本功能检测:确认待校准设备部件齐全,按键、电源等正常,正常工作。
-
性能检测
- 准备校准实验室:在校准实验室中,使用高精度的热像仪参考源,将参考源均匀排列,以便热像仪进行测量。
- 执行校准:热像仪依次指向每个参考源,并记录每个温度下的信号值。校准软件捕获这些信号值和参考源的温度值,并用于绘制曲线。
- 数据分析:校准完成后,将热像仪的数据载入校准软件中进行分析,确定热像仪的准确性和精度。
校准结果处理
- 判定:根据校准数据判定被测仪器,如所有校准项目均合格则出具检测证书,如有不合格项目,要做好标注,出具检测结果通知。

机械式温湿度计校准步骤
1.设备布置
1.将标准温湿度传感器与被校机械式温湿度计并列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心区域,两者间距≥10cm
2.保持箱内空气流速≤0.5m/s,避免直吹仪表
2.温度校准
1.低温校准:设置箱体至量程下限(如-10℃),湿度保持50%RH,稳定1小时后对比标准值与指针读数,误差超差时(如±1℃)用**工具调整游丝张力
2.高温校准:升温至量程上限(如50℃),稳定后通过调节双金属片固定螺丝修正偏差
3.湿度校准
1.低湿校准:设置温度25℃,湿度调至20%RH,稳定40分钟后
拨动湿度表指针至标准值,调整毛发束/聚合物膜预紧力
2.高湿校准:提高湿度至95%RH,稳定后校准量程范围,修正刻度盘定位
4.同步性测试
1.选取特征点:(0℃/30%RH)、(25℃/60%RH)、(50℃/90%RH)
2.每点稳定后记录温湿度示值误差,要求温度≤±1.5℃,湿度≤±5%RH
5.回差检测
1.温度回程:25℃→40℃→25℃循环,检测指针复位偏差(应≤±0.5℃)
2.湿度回程:50%RH→80%RH→50%RH循环,检查毛发束滞后量(应≤±3%RH)
6.稳定性验证
1.在30℃/75%RH工况下持续工作24小时,每2小时记录数据
2.比较大漂移量应满足:温度≤±1℃,湿度≤±4%RH
水浴锅校准前准备
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主标准器: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其扩展不确定度需优于被校水浴锅的1/3。
2.测温装置:配置多通道高精度测温仪及至少3支均匀分布的测温探头,用于检测水浴锅内温度均匀性和波动度。
3.辅助工具:专业支架、高精度计时器、搅拌器。
2. 环境条件
1.实验室温度稳定在(20±5)℃,相对湿度≤70%,避免气流扰动影响温度均匀性。
2.水浴锅放置于水平稳固台面,四周预留足够散热空间,电源接地可靠(接地电阻≤4Ω)。
3.校准前水浴锅需注入适量去离子水(液面覆盖加热管≥5cm),并提前1小时预热至常用温度点。
3. 被校仪器检查
1.外观检查:锅体无渗漏、腐蚀,加热管无破损,温度控制器显示屏清晰,按键功能正常。
2.性能预检:运行中温度波动度≤±0.3℃/10min,均匀性≤±0.5℃(多点测量),搅拌器转速稳定(波动≤±10%)。
3.安全功能:测试超温报警、低水位自动断电功能正常,保险装置无老化。
4.参数设置:锁定PID控制参数,关闭自动温度补偿,确保校准过程中控制模式固定。 英菲护航,热工安全无忧!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结构与工作流程
(1) 光学系统
- 红外透镜/反射镜:聚焦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至探测器。透镜材料需透红外光(如锗、硒化锌),避免普通玻璃对红外线的吸收。
- 视场角与距离系数(D:S):决定测量区域大小,例如D:S=12:1表示在12cm距离下测量1cm直径区域。
(2) 探测器
- 热电堆(Thermopile):利用温差电效应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压信号,无需制冷,成本低(常用类型)。
- 光电导型探测器(如InGaAs、HgCdTe):对特定波长敏感,需制冷以提高灵敏度,用于高精度场合。
- 热释电探测器:响应速度快,适合动态测温。
(3) 信号处理与温度计算
- 信号放大与滤波: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经放大和滤波(抑制环境干扰)。
- 发射率(ε)校正:实际物体非理想黑体(ε<1),需根据材料设置发射率(如抛光金属ε≈0.1,氧化金属ε≈0.8,人体皮肤ε≈0.98)。
- 温度反演算法:通过斯特藩-玻尔兹曼公式或分波长亮度法计算温度值。
(4) 显示与输出
- 温度显示:LCD屏幕直接显示温度值(℃/℉可切换)。
- 数据接口:RS-232、USB或无线传输至计算机或PLC系统。
温度压力校准,英菲更在行!上海温度开关热工计量
温度数据采集仪校准步骤
1. 连接与预热
1.将标准温度计与数据采集仪探头同置于恒温槽,确保充分接触介质。
2.连接设备电源及信号线,预热30分钟至系统稳定。
2. 零点/量程校准
1.零点:恒温槽设为量程下限(如-50℃),稳定后对比标准值与采集仪读数,调整零点参数至误差≤±0.2℃。
2.量程:升温至上限(如200℃),调整增益参数使误差≤±0.1%FS。
3. 多点线性校准
1.均匀选取5-7个校准点(如-50℃、0℃、50℃…200℃),依次测试并记录数据。
2.计算各点误差(采集值-标准值),要求≤设备标称精度(如±0.5℃)。
4. 回程误差测试
1.升降温循环测试,计算同一点正反向比较大偏差,应≤0.3%FS。
5. 稳定性测试
1.恒温槽固定中间点(如100℃),持续4小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2.输出波动应≤稳定性指标(如±0.2℃/4h)。 上海温度开关热工计量
文章来源地址: http://yiqiyibiao.huanbaojgsb.chanpin818.com/jlbzqj/rxjlbzqj/deta_27203866.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